專題主講文章
這月份教人興奮,十一月的焦點從來都是感恩節,不消說。我到訪世界各地,但我只會說流利英語,我來自荷蘭,也懂少許荷蘭語;所以我決定至少到訪每個國家都學點重要生字,我學會以各種語言道謝,我去別國也會學習以當地語道謝。
現在開始講道。感恩的態度讓生活變得快樂。我小時候已養成這習慣,家人也很快樂,好父母和兄弟姊妹,還有每週日都去的好教堂。我成長於美好家庭與信念,我也承蒙主的召喚為祂宣揚恩德。我要感謝的有很多,感恩是很好的事,習慣以感恩態度生活,身體也健康一點;血壓良好也影響情緒,影響你的心理健康。我深信今天的佈道能改變人心。
過去三十五年我收到逾億封信,感謝我救了那些人一命,因為我們讓人重獲喜悅;只要以感恩態度生活,重視福蔭,就會重獲喜悅。最近我在讀英國著名作家吉卜林的故事,說成功人士就是別人妒忌而中傷的犧牲品。講述他事業高峰期的文章,都說吉卜林是一個圖財的人,他只在乎金錢;有人計算過吉卜林寫的每個字,價值一百元。一次在派對裡,記者不屑地對吉卜林說,他寫一字值一百元,於是他付上一百元,遞上紙筆要他寫字。吉卜林收錢放在口袋,然後寫:「謝。」他寫得真好。
我這裡寫下一句但沒有說明;有人就是生活高尚,這是事實。這種人快樂而心理健康,我寫下了:「感恩的態度讓生活更高尚。」很真確而有深度。「感恩的態度讓生活更高尚。」在座各位也曾經歷過逆境,也許近來就有;例如上星期的葬禮,有些人哀悼太久,為一個幾年前舉行了的葬禮,又有人因為經濟問題而難過。如何在逆境保持喜悅?習慣每天感恩就可以了。早上醒來先說謝謝。若你討厭大清早醒來去工作,你可以到戶外去望著天空說謝謝;不斷高聲的說,別輕聲低喚,鄰居會以為你怪怪的,但這方法有效。你要主動一點,讓自己明白要感恩的有很多。
跟我合作最久的秘書是傅瑪莉,那是教堂早期的事。她是位忠誠的秘書,我難忘她致電給我的一晚;那天我們都上過班,下班走了,她先去看醫生。回家後致電找我,那時我聽見她在哭,她說她患癌症,我很震驚。然後立即駕車去找她,她獨自拿著紙巾在哭,她的兒子在後院玩,丈夫還未下班。我走進她的屋子,與她祈禱,很自然就說要跟她祈禱。這不是計劃中的事,也許這是神顯聖靈。後來她提醒我的每句禱告,都是「感謝」開頭:「感謝他們很早檢查到,可以治療。」「感謝那位值得信任的醫生。」「感謝主我們住在美國,這裡有適當醫療設施。」「感謝主她有丈夫支持她。」「感謝主她是去教堂的信眾。」「感謝主您在聽禱告。」「感謝您會計劃她的每個明天。」「感謝主。」「感謝…。」
在逆境裡禱告就以「感謝」開頭,看看自己擁有什麼,別在意自己失去的。有人會問,怎可能總是感謝?讓我跟你分享。數年前我寫下了「感謝生活十誡」;第一則是感謝主回應禱告,知道與否沒關係。我們每刻都活在禱告的回應中,你在活著;有人為你祈禱,這些禱告早在你出生已開始。但今天你得到回應,知道與否沒關係,也許陌生人有為你祈禱。我反思自己的人生、世界、工作,以及禱告見證,有人為我禱告而我生存至今。
第二則:感謝你的好習慣,感謝你戒除的壞習慣;你沒有的壞習慣?今早這裡不少人也在戒酒,你也可以感謝戒酒;感謝已獲寬恕的罪孽,私底下或公開,我們都曾因犯罪而私下禱告,也知道耶穌在聽,慈悲賜予信念拯救我們。
第三,我真的感謝自己信奉基督教。每個宗教均有獨特之處,基督教也有。基督教的是,慈悲恩典,基督教就是慈悲,慈悲賜予信念拯救我們,那是神的賜予。
第四則:感謝復原,看見與否也好,即使忘記了也好;看看自己的身體有沒有疤痕,我跟太太在慶祝她乳癌康復的二十週年,疤痕該會提醒你,你仍活著。感謝看見或看不見的康復。
第五則:感謝你經歷過的風雨。對你造成各種損傷的風雨,也感謝差點發生但沒發生的意外,公路上的奪命交通意外,差一點就發生在你倆身上,差一點而已。第六則:感謝你的朋友,新朋友和老朋友。早前有一個最喜愛的頌歌選舉,結果「耶穌是摯友」獲選,分擔我們的罪孽與悲傷;禱告之榮歸於祂,我們足以為傲,感謝朋友。
「感謝生活十誡」第七則:感謝絕望,化作希望。在公事方面,你也忘記了,在教育方面,是在初中、高中,還是大專教育?你克服了重重難關,因為老師支持和鼓勵你,在聽我說的也是受主保祐的。每一位觀眾,不論你在聽什麼語,任何聽我說的人都是受主保祐,你在活著。Jerry Lewis患心臟病後這樣說:「每早醒來,我都覺得自己成功了。」你仍活著,就要感恩。
第八則:感謝送出和收到的禮物。為送出的禮物感恩,也為收到的禮物感恩。感謝送給親朋和至愛的禮物,或像我們每年年底做的慈善。感謝送出的禮物,感謝神你有禮可送,你可以送的。若你沒錢或沒什麼送人,你可以送出你的笑臉,你的微笑,你的笑聲。感謝神造我們成為給予的人,慷慨的人。這是喜樂的秘訣。
第九誡:感謝神給你的,但仍未發現的可能,它們是存在的。第十項:感謝永恆的盼望;我要告訴你們,每個聽著的人都得到禮物,每個聽著的人都得到保祐。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怎樣,得著什麼,也許是極大的鼓勵和安慰。在喪禮中得著,也許是看醫生時醫院裡一個醫治的神蹟;但我要告訴你,你會收到許多禮物,但不是現在。
這裡有些很特別的樹,大約17年前,我跟教會裡一群長者說:「這裡有一棵美麗的松樹,是長者在1987年栽種的。」那是最高品種的松樹,樹上有一塊小石碑,沒人看得到,上面刻著:「1987年長者贈」。1987年長者看見我們每年都會買聖誕樹,它們一點不便宜;於是長者就決定送出一棵樹,他們決定種一棵,問我要多久才長成?他們知道我想的是數十年時間,我總能保持樂觀。因我知道很多種子要發芽,有些關係有待發展,我要享受那禮物。也許是數十年後的事,這裡大部分人在遺囑裡,都紀念這教會。我離世後,你要繼續傳揚這信仰,真奇妙。這是真事,不是幻想,是真實的。那棵樹距這裡約150呎,石版上刻著:「水晶大教堂會眾惠存」。還有3年,它就20歲了,豈不令人雀躍?平安夜,我們會放它在這裡,我們要把那塊石版,放在一個特別的地方。我們會邀請另一些長者種樹,20年後,那塊石版上會刻著:「2005年Homebuilders贈」。在2025年,它就會在這裡掛滿聖誕燈飾。
你明白「可能」的力量嗎?它給你視野、將來、盼望,這不是幻想,是事實。信有明天,撒下明天會成長的種子,你就能常常感恩。種子的生命不受時間限制,禱告也一樣。記得首次參觀開羅博物館,我對歷史很有興趣;當他們挖掘圖坦卡門的陵墓,在許多的金器裡,他們找到一袋種子;圖坦卡門在耶穌出生前五百年下葬,想一想2500年前,考古學家拿了一部分種子去檢驗,結果是健康。於是他們把種子栽種了,種子竟然發芽,它們長起來。
你出生時多少人為你禱告?你不知道。一年級那位老師為你禱告多少遍?我們也不曉得。現在聽著的人,曾為你禱告的人數多於想像,那些禱告絕非徒勞無功,而是等到神要成就的時間,就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喜樂。感謝您,主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