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五
信有明天之十二 (15/10/06)

專題主講

蕭律柏博士

人物專訪

林艾克
他是名符其實的電視偶像,數十年來我們在電視上看見他;事實上,他獲頒艾美獎終身成就獎,全球知名的電視節目Kids Say the Darnedest Things,由他創作並擔任演出。2002年,他獲美國總統頒授全國慈善獎。他的確是屬神的人。

音樂獻呈

獻唱:
" Joyful, Joyful.. "
" Jesus Lived and He is Living! "
" Rise Up, O Church of God "

合唱:
" The Palms "

音樂演奏:
VIOLIN SOLO – DR. IN HONG CHA – “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”
JOHN DEBNEY – “Music from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”

專題主講文章

很高興跟大家分享拙作《信有明天》裡的一章,小兒和我一連幾星期都在講這本書。今天,我很高興跟大家分享這談及矛盾的一章;作為牧師,我一生中觀察,跟那些不確定自己能否委身於信仰生命的人傾談,尤其當他們年輕的時候,他們不懂得處理矛盾,他們看見基督教信仰有矛盾;他們是對的,的確有。他們看見你我的生命中有矛盾;他們是對的,的確有。
我得出一個結論,我有幸跟有足夠智慧的人相處得夠長久,以至我能講出我以前從未講過的、人生充斥著處理矛盾的事。在美國,我們說我們是自由的,但我們都要受制於法律;我們以為我們有好的聯繫,然而,在一些最親密的關係中,我們卻感到疏離,同床異夢。很有趣。

「成功嗎?」「若有所失。」社會的矛盾。都是你們想得到的。因為我們生活的世界,總是給我們矛盾,使我們感到這是必須接受的:「好好面對。」「認真點。」「放輕鬆。」「樂在其中。」「做好一點。」「把握機會。」「當心。」「你甚麼時候才能下定決心?」「別急。」「欲速則不達。」「打鐵要趁熱。」「別太急進。」「早起的鳥有蟲吃。」「情難自禁。」「矛盾。」你看得到的,尤其在創作性的活動中。

在建築方面,我可以向你授課四十分鐘。真的。講到偉大建築的矛盾:「造得牢固,「造得輕巧。」「別造得笨重。」「觸覺上的矛盾。」「地毯圍繞著混凝土。」諸如此類。在宗教上,是的,聖經是矛盾:「舊約,律法。」「新約,恩典。」耶穌是矛盾:「真正的人,真正的神。」矛盾。你如何處理這一切矛盾?我們要學習的,首先,要認出它們;你我生活發生的許多事,都是情緒層面的,尤其我們跟別人的關係。若我們不承認矛盾,消極的事就會發生。

我不會忘記梅利的故事,希望我能親眼見過他,但我沒有;他是那清潔工人,他沒有認可資歷,他沒有上過學,他不介意自己的工作。那些人總是來把塵埃到處撒,他卻說:「我可以檢起那些紙張;我可以處理那些空咖啡杯;但在地毯上的塵埃,我該如何清理?」一天,他認為受夠了,他要辭職。但從那門口走出去之前,他明白到自己不會找到別的工作;他回去,嘗試把塵埃清理掉。他想到了一個方法,他本來是用掃的,但如果能用吸的呢?於是他發明了一台機器;他把這意念賣給Hoover,他們就生產了首部吸塵機。利害!

我一生中最敬佩的人就是史懷哲。我們素未謀面,但我有幸擁有他親筆簽名的自傳;當時他在非洲,教導目不識丁的人,他們不知道甚麼是英文字母,也不知道甚麼是字詞和句子,他教導他們認字。一天,史懷哲去找一個學生,史懷哲問他說:「可否幫我一個忙?我想你幫忙搬運這些木頭。」那學生說:「我很願意,不過現在我是有尊嚴的人,我是知識份子,我是學者,我學習讀書。」史懷哲看著他,說:「恭喜,我一直很想成為知識份子,但總是不能成功,我來搬這些木頭吧。」於是他搬木頭。

我們活在這樣的世界:「矛盾。」你如何處理?首先,要承認你面對矛盾,更深入觀察你的行為,比以前更誠實地面對;你會發現矛盾,要承認它們存在,別一味消極地反應。你如何處理?找到它是甚麼?然後想得更大、更美。要超越那矛盾。

我們總是一家人共渡復活節,是很美好的;兒女們和孫兒們都回來,我們聚首一堂,總共有三十人,很多哩。人數繼續增長,因為孫兒們開始結婚了。我們有十八個孫兒,不知道還會有多少?無論如何,復活節,我們就會聚在一起。孫兒們還小時,兒女們還小時,蕭師母會把小復活蛋藏在屋裡、樹叢中、園子裡;記得幾年前復活節,當時大衛才剛剛學步,他們不許他走到屋外,在屋裡也有復活蛋:「大衛,就在屋裡找吧。」我轉過身去,發現他手裡握著一些東西,是一件很精美的瓷器,我在德國買的,送給艾慧的生日禮物;他拿著,站在壁爐旁的大理石地板上,他似乎會隨時放手,那東西就會摔得粉碎。於是我上前對他說:「大衛,給外公,把這給外公。」他說:「不,大衛,讓我拿著。」他說:「不,這是我的。」於是我決定把它強奪過來。」猜發生甚麼事?我無法使他鬆開手,因為他的手卡在裡面,他的小手怎會卡在裡面的呢?我往裡面看,我看到了,他握著一隻復活蛋糖果。我說:「大衛,放手,別握著那隻蛋,給我,但他不願意放手。」他說:「這是我的蛋,我不會放手的。」我動動腦筋,於是拿來更大的復活蛋,我說:「大衛,我用這隻蛋跟你交換。」他看著我的蛋,立即就放開手中的蛋,我可以把他的手抽出來,有驚無險。

想大一點,想美一點,想得積極一點。我一生跟許多人合作過,他們不願意相信神,因為他們說:「太多矛盾。」「別要我相信這個。」「我看到明顯的矛盾。」「那是一種愚蠢的思考方式。」我們幾乎每一次作決定,都建基於處理矛盾的假設。精明一點,別因看見矛盾而放棄好意念。記得諾貝爾獎得主,詩人Czeslaw Milosz,他該是捷克人,二次大戰納粹黨佔領捷克,他歷盡苦難;後來蘇聯人來到,佔領捷克;他面對嚴重問題,他是一位偉大詩人,他面對嚴重問題,怎可能?他是虔誠天主教徒,這正是矛盾所在。面對這許多苦難、驚惶,還有世上各種悲劇,他怎能相信一位美善、公正的神,一位公正、良善的神怎會創造出這世界,竟讓殘酷和折磨有存在的可能。後來他受到戰時著名法國哲學家Simone Weil影響,他這樣開導他,他說:「你是對的,世界充滿了驚惶、邪惡,因此必定有相反的力量;良善、愛、憐憫、盼望。」因此他想通了,他已把矛盾拋諸腦後,他相信了那位慈愛的神,他看到那位慈愛的神。

人如何幫助受傷的人?多年前我寫了一句話,記於其中一本書裡,不曉得哪一本,但是講這相同課題;我說:「有黑影,是因為有陽光。看見邪惡的事,就必定有一位神,否則你不會看到邪惡。除非你看過美善,否則你不曉得甚麼是敗壞。」若沒有「不」,就不會「有意義」;完善由辯證而得,這是哲學的提要。有一位慈愛的神,要肯定這一點;要面對矛盾,最終極,最終極的矛盾出現於受難日,最終極的矛盾就是在生與死之間;哪一樣是真的?哪一樣是終極的?耶穌提供了答案。

我們在復活節學會的是,每一個終結都引介出一個新開始,這對於你我來說是真實的。我們曾經是學步的,學習走路,學步階段有完結之時,那就是行走階段之始。青少年,人生中的困難階段,就是要處理這矛盾,既想做孩子,又想做大人,是這矛盾,情緒上的、內在的;高中,你想獨立,但你仍然需要父母,仍要住在家中。何去何從?情緒上的矛盾。

每個終結都是開始,每個新開始都是進程,在自然界裡,新開始並不可怕,總是充滿著盼望。花瓣落下,種子就增多,祂死在十字架上,卻在我們內裡活著。我們說:「我們活著。」我們處身活人之地。不對,我們都處身死人之地;不過,我們死的時候,就是新開始,是活的生命的開始。這就是復活節,這就是十字架;是的,十字架是終極矛盾的解答,公義與憐憫之間,刑罰與赦免之間,律法與恩典之間,死亡與死去之間,是的。

兵丁看著,說:「多大的矛盾,祂救了別人,卻救不了自己。」那就是真理。若祂選擇救自己,就無法救別人;想一想,那就是生命。祂說:「復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,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。」那就是福音,那就是好信息。

我們禱告。感謝您,主。我們需要您,我們愛您,我們感謝您。您賜給我們極大的智慧,在基督裡處理我們的良心,完善及有智慧地處理我們的矛盾。阿們。


COPYRIGHT 2011 HOUR OF POWER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
HOP Privacy Legal  
Designed by: Ultragraphics Lt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