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主講文章
上星期我講到奉獻,神信實使我能忠心奉獻;我特別講到十一奉獻,因為我深信十一奉獻是神的吩咐,祂從一開始就吩咐我們奉獻。上星期,我們講到十一奉獻,我寫下一些話,想跟大家分享。十一奉獻就是把收入的十分一獻給神,作為一項投資,以表達你的感謝,並接受神為你預備的屬天尊榮,直到永遠。
今天我要把焦點從十一奉獻轉向施予;這不會令大家感到訝異,因現在是聖誕節,我知道內子已經開始聖誕購物。聖誕購物充滿樂趣,因為你不是為自己購物,因此我喜歡聖誕購物。忽然間,我們會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,不知道你是否這樣,但我的聖誕購物清單總是比我要送禮的名單更長。越接近聖誕節,我就越發現:「啊,我忘了某某人。」我想人人都有這經歷。所以聖誕前夕,購物中心總是擠滿人,人人都記起了他們忘記的那人。
從聖經的角度看施予,這是一個有趣的觀念;舊約提到的付出總是10%,是十一,是命令,是律法,你要給十分一。到了新約,新約時代,我們與耶穌基督立的新約,耶穌提出了對如何付出的嶄新理解,不再是命令式的十分一,而是對我們信心的衡量。如果我們領受的多,就能慷慨的付出,是作為對我們信心的衡量。我們決定要給多少?經文是:「你們要給人,就必有給你們的。」看到沒有?沒提到百分比,沒說要給10%、5%、2%、15%、20%,完全沒提到百分比;只是說:「你們要給人,就必有給你們的,並且連搖帶按,上尖下流的,倒在你們懷裡;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,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。」
你按著在神裡、對祂的應許的信心的程度作決定,你期望得著多大的祝福呢?人會犯的一個錯誤,人經常會犯這錯誤,就是以為在經濟方面付出,就會收到經濟方面的回報。我相信神作工是超過經濟的層面,祂進到快樂的層面。神知道我們需要甚麼,祂知道甚麼需要是最大的;我們領受神的祝福,往往不是經濟方面的,不過卻是我們最大的需要,是我們未必能理解的。
今天我要給你們另一首字母詩,今天的字母詩是付出give。首先我們要慷慨的付出generously,用一個大量杯收取神的祝福,不知道你的情況,我想要一個大的。在新約裡,你付出了多少,就會收回多少。因此,新約給我們慷慨付出的能力,超過我們能想像的;我們會發現,我們真的不可能會多給了神。
我經常為人進行婚姻輔導,尤其是新婚的年輕夫婦;他們不曉得婚姻是甚麼,我告訴他們,婚姻最首要的是一段付出的關係,你們要預備好進入一段付出的關係。在我的婚姻裡,我跟內子講得很清楚,是60/40;他們的反應跟你們一樣,他們笑。誰得60?誰得40?對不對?先生和太太都要給60,先生和太太都不要期望有多於40%的回報;當你付出,當你以60/40的原則展開婚姻關係,忽然間,你們都會變得很快樂,因為你會發現,你們各自都是給50/50,這原則十分有效。當我們慷慨的付出,神的福氣就臨到,配偶、朋友,甚至我們想也沒想過的人,臨到我們跟他們之間的關係。神是施予的神,就從慷慨付出開始,繼而是有目的地付出intentionally。
有一個古老的寓言,不知道是否屬實,我沒有查證過它的真實性,不過它的思想和觀念卻很有用,是這樣的:廿世紀初,所有阿拉伯國家都隸屬英國;因此,許多阿拉伯的領袖前往倫敦覲見女皇,他們來了,住在一間華麗的酒店裡,當時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遊牧民族,經常要橫度沙漠,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要尋找水源。他們第一次住酒店,發現只要轉動牆壁上的把手,水就會從那裡源源流出,這部造水機器流出來的水,多得令他們嘖嘖稱奇。據這寓言,他們離開後,酒店職員發現所有水龍頭都不翼而飛,那些阿拉伯人以為找到了水泉。人人都曉得水龍頭只是引水的,水來自另一地方,另一源頭,水是被人有目的地引到某處。
看看我們作為神想我們成為的器皿,我們只是水龍頭,當我們學習付出,神就會藉我們流出祝福,可能是在經濟方面,可能是鼓勵的說話,可能是關係,就在你最需要的地方;只要你繼續付出,神就繼續流動:「你們要給人,就必有給你們的,並且連搖帶按,上尖下流的,倒在你們懷裡,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,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。」由慷慨開始,然後是有目的的,繼而是可見的行動visually,是可見的。因為我們的付出就是試驗我們對神的信心的方法,我們付出時,必須明白這異象,我們是試驗對神的信心。
我想在聖經裡看到人試驗神的最美麗的方法,就是基甸;他想知道所做的事正確與否,他要得到正確答案,因為他連生命也押上。因此,他必須知道自己是否明白神想他做甚麼。於是,那天晚上,他禱告說:「神,我要知道,我要試試您,要知道您是不是真要我這樣做?」於是他說:「我要告訴你我會怎樣做,主,如果您真的想我這樣做,我要肯定的知道,我要把一團羊毛放在外面;明早起來,我要看見羊毛是濕的,四圍的土地則是乾的,這樣我就知道我沒有聽錯您的聲音。」這樣,他就睡覺去了。第二天早上醒來,他走到外面去,看見那團羊毛,他檢起那團羊毛,竟擠出水來,他看看四圍的土地都是乾的;於是想:「根據科學原理,可能這每次都會發生,也許這不是神回應我的禱告,也許只是因為羊毛比泥土更會吸收水份;我要確定我沒聽錯您,神,我告訴您我要怎樣做,讓我們再試一遍,因為我要肯定我明白您要我做甚麼。今晚,我想整片土地都濕,羊毛卻要乾的。」這樣他就睡覺去了,早上醒來,他滑過泥濘地,看到了羊毛,他檢起羊毛,是乾的,他還用羊毛擦乾淨自己。他知道了,他知道神呼召了他去做他正要做的事。
今天,你們有人問:「神想我怎樣?神想我給10%、15%、20%、5%、2%嗎?神想要甚麼?」我們想做神要我們做的。因此,當我們學習付出,我想請你慷慨的付出,有目的地付出,並以可見的方式付出;試試神,讓神對你說話。若你從未做過十一奉獻,要突破,說:「好吧,我以前從未付出甚麼?我要開始給5%。神,如果你想我這樣做,請向我證明。」你可以跟神來一次試驗,看祂會不會回應你。然後,當你付出以後,看看神怎樣祝福你;神會以最超乎預料、奇妙、不可思議的方式回報你,絕對是奇妙的、慷慨的付出、有目的地付出、以可見的方式付出,還要熱切的付出。
聖經說:「神喜悅捐得樂意的人。」有一個富有人,死後來到天堂,在天堂裡他遇見彼得,他很興奮;彼得說:「噢,讓我帶你去你家吧。」他說:「我等不及了。」他沿著路走,看見了他管家的房子,那是一間美輪美奐的大宅;他說:「嘩,那是我管家的房子嗎?我真急不及待要看見自己的房子。」他繼續走。忽然,看見了他女傭的房子,他說:「嘩,那房子真漂亮,那是我女傭的房子嗎?我真急不及待要看見自己的房子。」忽然,神帶他來到他的簡陋木屋,說:「這就是你的房子。」他說:「不,不,不;等一下,彼得,我女傭的房子,我管家的房子,都是大宅;我的卻是這小木屋,對嗎?」彼得說:「很抱歉,先生,以你所?來的款項,我們已經盡力了。」
有時候,我們只需作個決定,要在哪一方面信靠神,說:「好吧,神,今天我決定要作一
施予者,要遵守您的吩咐,要付出。我要作出一點突破,要慷慨的付出,我要有目的付出,恆常的付出;即使感到似乎不大可能,但我要作這委身,我要信靠您,我要有目的地做這事,我也要以可見的方式來做。因我知道,我這樣做的理由,因您已應許了我,您不說謊。我還要熱切的付出,心中滿有喜樂,知道付出之時,您的祝福會流過我,流到我身邊的人,流到我的社區,流到世界。您造我成為器皿,主啊,造我在地上只是一段短時間;所以,在這期間裡,使我作您器皿,繼續藉著我餵養您的民,繼續給人;我愛您,主,阿們。」
|